过去24小时,AI产业继续在能源、视频生成与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加速前进。从美光的千亿美元半导体工厂获批,到OpenAI Sora 2接入Azure平台,再到甲骨文公布雄心勃勃的AI云战略,AI正成为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引擎。
美国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在纽约州的千亿美元半导体工厂项目迎来关键进展。该项目的一条核心基础设施——连接Clay变电站与奥农达加县工厂的地下输电线路已获得批准。
尽管仅两英里长,但它是整个能源系统的关键环节。
点评:
美光于2022年宣布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在锡拉丘兹(Syracuse)附近建设世界级半导体制造基地。此次获批标志着项目从规划阶段正式进入建设阶段,也为未来的工厂设备安装和投产奠定电力保障。
经过三年筹备,该项目预计将创造超过5万个就业岗位,其中约9000个为美光直接雇佣岗位,涵盖建筑、制造及高科技岗位。
这不仅是美国芯片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也体现了制造业回流与战略科技自立的决心。
OpenAI 的视频生成模型 Sora 2 正式登陆 Azure AI Foundry,可通过标准 API 接口调用,定价为0.1美元/秒。
点评:
Sora 2 的接入标志着视频生成AI进入“企业级规模部署”时代。
Azure AI Foundry 作为微软面向开发者和企业的一站式AI平台,将Sora 2与其他生成式模型并列,提供安全、可控的调用环境。
Sora 2 支持最高1080p分辨率、最长60秒时长的视频生成,可从文本或图像输入中生成逼真场景、动画或特效。
定价上,Sora 2 的0.1美元/秒比 Google Veo 3 的0.5美元/秒低80%,让中小企业和独立创作者也能负担高质量视频生成。
不过,AI生成视频的内容真实性与版权问题仍存争议,平台监管与社会接受度仍需时间磨合。
在拉斯维加斯的年度大会上,甲骨文(Oracle)公布了AI基础设施业务的长期规划:
其大型AI数据中心项目毛利率目标为35%,并计划在2030财年实现2250亿美元营收。目前甲骨文已签署多项合同,为OpenAI、Meta、xAI等客户提供AI算力服务。
点评:
如果35%的毛利率预测属实,这意味着甲骨文已在硬件、能源与数据中心部署之间实现高效成本平衡。
2250亿美元的营收目标是目前的四倍以上,显示出甲骨文从传统数据库供应商向AI云计算与算力服务商的彻底转型。
然而,甲骨文的挑战在于:能否长期维系与OpenAI等大客户的合作,以及其AI超级集群的利用率与盈利能力能否匹配预期。
AI基础设施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守住利润空间,取决于技术演进速度与生态协同能力。
AI 基础设施、能源、模型与云的竞赛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版图。
微软、OpenAI、甲骨文、美光、三星、Meta 等巨头正通过资本、芯片、数据中心与算法博弈,推动人类迈向算力驱动的新纪元。
更多前沿AI动态、商业洞察与科技趋势,欢迎持续关注:
https://iaiseek.com/zh
想了解AI圈72小时内的更多重大事件,请阅读:
2025年10月16日·24小时AI动态:澳大利亚290亿AI集群、Meta 1GW数据中心、Anthropic新模型、苹果AI人才流失
2025年10月15日·24小时AI动态:微软、阿里云与甲骨文加速全球AI基础设施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