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全球 AI 与科技领域的竞争继续升温:英伟达再次向台积电追加 30 万片 H20 芯片订单,全力满足中国市场的旺盛需求;华为在 WAIC 首次展出“昇腾 384 超节点”,被视为国产算力生态的里程碑之作;与此同时,苹果、微软、Meta 等科技巨头财报亮眼,显示出 AI 已经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本文将从五大核心事件出发,梳理全球 AI 产业的最新趋势与深层次影响。
面对中国 AI 计算需求的强劲反弹,英伟达(NVIDIA)向台积电紧急追加 30 万片 H20 芯片订单,目前库存已达到 60–70 万片。这是美国政府于 4 月放宽出口限制后,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首个大规模动作。
点评: 这批芯片订单是一个多层次信号。短期来看,英伟达必须在美国商务部许可的前提下出货,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中期来看,中国市场对高端 GPU 的渴求极大,尤其是在大模型训练与 AI 数据中心建设的窗口期;长期来看,虽然英伟达仍掌握 GPU 霸权,但随着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算力厂商崛起,这种领先地位可能在未来几年受到挑战。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华为首次线下展出“昇腾 384 超节点”,被外界解读为华为对标英伟达最强产品的标志性动作。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高能效比架构,能显著降低科研、自动驾驶、云计算和大模型训练的算力成本。
点评: 昇腾 384 的出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中国算力战略的宣言。短期内,它能部分替代英伟达 GPU 并缓解供应压力;中期内,随着百度、美团、字节等企业部署,国产算力生态会迅速完善;长期来看,它可能改变全球算力竞争格局,使华为成为英伟达的真正对手。
苹果发布了 2025 财年第三财季财报:
总净营收 940.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
净利润 234.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9%
iPhone 销售额 44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
服务收入 26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创历史新高
点评: 苹果的财报验证了其强大的生态护城河。iPhone 销量强劲反弹,结束了在大中华区的连续下滑,而服务业务(App Store、iCloud、Apple Music)成为增长核心,展现了“硬件+服务”的商业模式韧性。不过,可穿戴设备销售下滑、AI 产品布局较为谨慎,仍是未来观察的关键。
微软为 Edge 浏览器带来全新 Copilot 模式,让浏览器从信息检索工具进化为“智能问题解决助手”。
与此同时,微软财报也超出预期:
营收 76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为三年来最快增速
净利润 272.3 亿美元,每股收益(EPS)3.65 美元,高于市场预期
点评: 微软的 AI 布局已从 Bing 搜索、Office、Azure,全面延伸到浏览器 Edge。Copilot 的整合使浏览器成为 AI 搜索与交互的新主战场,与谷歌 Chrome(Gemini)的竞争将更激烈。Azure 云业务持续增长,证明微软已从“软件公司”彻底转型为“AI 平台公司”。
Meta 公布第二季度财报:
营收 475.2 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
广告收入增长 21.5%,Reels 和 Advantage+ 推动显著
夜盘股价大涨 11%
点评: Meta 的广告业务表现强劲,展示出强大的变现能力。但在 AI 战略上,它仍落后于微软和谷歌。虽然生成式 AI 产品化进展缓慢,但其积极的收购策略和 AI 人才储备表明 Meta 仍有后发潜力,未来或许会借助社交生态(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推出更多 AI 创新。
本周,AI 与科技领域释放出三大关键信号:算力竞争加速、中美科技角力升级、AI 产品化全面提速。英伟达与华为的 GPU 对抗,微软与谷歌的浏览器之战,苹果与 Meta 在 AI 赛道的布局,正在共同塑造下一阶段的全球科技格局。
未来几周,市场将关注美国出口管制政策走向、华为昇腾生态的落地速度以及苹果、微软等巨头的 AI 产品迭代。AI 战争才刚刚开始,下一个“技术爆点”,或许已经在路上。
更多AI深度解读,请持续关注 https://iais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