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AI与科技行业继续演绎精彩:从特斯拉战略全面转向 AI,到谷歌在反垄断案中“死里逃生”,再到 Figma 的业绩与股价波动,AI 领域的竞争与转型正在加速上演。以下是本周 iaiseek 团队精选的五大看点与点评。
特斯拉在 X 平台正式发布《Master Plan Part IV》,公司重心从电动车和能源全面转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计划提出五大指导原则,包括“增长是无限的”“创新消除限制”,宣告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核心内容聚焦自动驾驶(Robotaxi、Robovan)与人形机器人(Optimus),意在通过 AI 将机器人全面融入物理世界,加速全球繁荣。
点评:
《Master Plan Part IV》明确将 AI 和机器人置于战略核心,显示特斯拉已不再仅仅是电动车制造商,而是向“AI驱动的科技公司”转型。自动驾驶仍是计划的支柱,有潜力重塑城市交通与经济模式,但 FSD 依旧处于 Beta 阶段,监管审批与极端场景处理仍存挑战。
特斯拉提出让机器人承担重复劳动、释放人类创造力的愿景极具吸引力,但要真正落地,还需跨越算法稳定性、法规适配与用户接受度等多重障碍。
法官裁定禁止谷歌签订新的独家搜索协议,这意味着其未来无法再通过独家合作排挤竞争者。与此同时,谷歌仍获准保留与苹果的高价值合作协议,这对其流量与广告业务至关重要。
生成式 AI(如 ChatGPT、Grok、Perplexity)的崛起被认为显著增强了搜索市场竞争性,成为削弱拆分诉求的重要理由。
点评:
谷歌能避免浏览器等核心业务被拆分,某种程度上“要感谢” ChatGPT 等生成式 AI,让法官认定搜索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但这并非一劳永逸。谷歌虽然暂时化险为夷,但也必须正视 AI 带来的新威胁:用户可能逐渐转向 AI 助手,而非传统搜索。
Figma 第二季度营收约 2.4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但略低于华尔街预期的 2.5 亿美元,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跌超 14%。公司在 GAAP 准则下实现净利润约 84.6 万美元,拥有 1,119 名年化营收超 10 万美元的客户。
点评:
对于高估值的 Figma,市场期待的是“持续超越”,而非“略高于预期”。这次财报虽维持高速增长,但指引仅略高于市场预期,难以满足资本市场的胃口。GAAP 下的利润依旧微薄,也说明盈利模式与成本控制仍需打磨。未来,能否实现规模化盈利,将是 Figma 的关键考题。
安德森·霍洛维茨发布“全球Top100消费级生成式AI应用榜单”。ChatGPT、Gemini 分别在网页端与移动端排名前两位,中国的 DeepSeek 在网页端排名第三,而韩国则无一款产品入围。榜单基于全球流量分析,揭示过去两年半消费级 AI 应用的格局:美国仍是领导者,但中国在移动端的竞争力正在上升。
点评:
美国继续保持在大模型与通用 AI 应用上的优势,但 DeepSeek 的崛起显示中国正在缩小差距,且在移动端应用创新上展现优势。从“大模型跟随”到“应用创新领先”,中国 AI 的路径逐渐清晰。韩国缺席榜单,则折射出区域创新不足。未来竞争不仅是技术之争,更是生态、应用与地缘政治的全面角力。
博通公布截至 8 月 3 日的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增长 22% 至近 160 亿美元,调整后利润为每股 1.69 美元,均高于预期。AI 基建相关半导体营收约 52 亿美元,同比暴增 63%,远超市场预估。博通已成为 AI ASIC 芯片市场的重要力量,谷歌、苹果、Meta 等巨头都在与其展开深度合作。
点评:
博通在定制化 AI ASIC 芯片设计上的优势,正在帮助企业摆脱对通用 GPU(如英伟达)的过度依赖。与迈威尔财报发布后股价大跌不同,市场对博通的预期更为乐观。其 AI 相关业务正高速扩张,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博通能否成为下一个英伟达,值得持续关注。
过去一周,特斯拉用《Master Plan Part IV》宣告全面转向 AI,谷歌借生成式 AI 脱险,Figma 业绩与股价承压,生成式 AI 应用百强榜单揭示全球格局,博通凭借 ASIC 芯片突进成为新焦点。
AI 的未来正从单一技术突破走向全生态竞争,科技巨头与新兴玩家都在加速布局。
更多前沿 AI 动态、商业洞察与科技趋势,欢迎持续关注:
👉 iais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