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4小时,AI产业再次迎来多重重磅动态——从企业财报到基础设施合作,再到AI模型竞技场的意外赢家。本期的亮点包括Palantir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微软联手Lambda强化AI算力生态、阿里千问Qwen击败GPT-5夺冠,以及医疗AI领域再现资本热潮。

Palantir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达到11.8亿美元,同比增长63%;净利润4.75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全年营收预期上调至44亿美元(此前为41.4–41.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指引提升至19–21亿美元。
美国商业客户营收暴增121%至3.97亿美元,合同总额同比增长超3倍至13.1亿美元;美国政府业务增长52%至4.86亿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
点评:
AIP的快速普及与美国政府的持续采购,让Palantir成为“AI基础设施+国防安全”双引擎的稀缺标的。
公司已成功从依赖政府订单的模式,转向高增长、高毛利的商业市场,商业模式更具可持续性与扩展性。
净利润4.76亿美元与19–21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指引,标志着Palantir正式步入盈利周期。
不过,Palantir当前市盈率极高,持续高速增长能维持多久仍待观察。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Lambda与微软宣布达成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长期合作,双方将共同加强AI基础设施,部署由英伟达GPU支持的计算资源,包括最新的GB300 NVL72系统。
点评:
Lambda是一家专注AI高性能计算(HPC)与GPU云服务的公司,此前主要服务科研机构与中小AI团队。
此次与微软深度绑定,意味着中型AI算力公司正式被纳入“超级算力联盟”。
借助英伟达GB300 NVL72系统,Lambda从GPU租赁平台升级为云巨头的核心合作伙伴。
但面对亚马逊、谷歌、Meta、CoreWeave、Nebius等强势竞争,这一巨大投入能否换来稳定回报仍需时间验证。
AI大模型实时投资比赛“Alpha Arena”正式收官,参赛模型包括:Qwen3-Max、DeepSeek v3.1、GPT-5、Gemini 2.5 Pro、Claude Sonnet 4.5、Grok 4。
每个模型初始资金为1万美元,历时17天。最终,阿里千问Qwen以22.32%收益率夺冠,GPT-5亏损超62%垫底。
点评:
Qwen的胜出体现出其在实时数据分析、风险控制与策略执行方面的领先优势。
GPT-5在开放市场中遭遇重大亏损,暴露出在金融场景下缺乏即时行情适配与动态优化能力的短板。
不过,由于比赛周期短、资金规模有限,结果更具实验性,未必能反映长期稳健表现。
生成式AI医疗公司Hippocratic AI宣布完成1.26亿美元融资,估值提升至35亿美元。本轮融资由Avenir Growth领投,CapitalG、General Catalyst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
点评:
这笔融资表明“生成式AI+医疗”的黄金叙事仍在升温。
Hippocratic AI的核心产品为“临床安全生成式AI代理”,旨在缓解医疗人力短缺、提升患者可及性。
在全球医疗资源紧张的背景下,AI代理模式具备巨大的效率潜力。
不过,医疗AI监管依旧严苛,跨市场扩张面临成本与合规双重挑战。
从Palantir的商业化突破,到微软强化算力生态,再到阿里Qwen的算法竞技胜利与医疗AI融资热潮,AI产业正进入“算力+资本+应用”的融合阶段。
短期来看,增长由资金驱动;但长期胜负,终将取决于技术落地与可持续商业模式。
更多前沿AI动态、商业洞察与科技趋势,欢迎持续关注:
👉 IAISeek 官网(中文)
还想了解72小时内AI圈的更多重大事件,请阅读:
📘 2025年11月1日·24小时AI动态:Anthropic双芯片战略、OpenAI巨额亏损、英伟达市场统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