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4小时里,AI领域再次迎来重要进展:
一家被称为“美国版DeepSeek”的开源AI公司完成20亿美元融资,Meta正加速布局电视端视频生态,而亚马逊也正式推出面向企业的AI办公工具。

美国 AI 初创公司 Reflection AI 完成了 20 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 80 亿美元。英伟达以 8 亿美元领投,其他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前谷歌 CEO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以及花旗集团等。
这家公司主打开源 AI 模型,目标是打造“美国版 DeepSeek”。
点评:
DeepSeek 是中国近期崛起的开源大模型代表,其 DeepSeek-V2、DeepSeek-Coder 等模型在代码、数学、多语言任务上表现优异,且坚持完全开源、可商用,深受全球开发者欢迎。
Reflection AI 的出现,代表着“开源”浪潮正在从中国蔓延至全球。当 OpenAI、Google 等公司几乎不开放核心模型时,Reflection AI 的策略与英伟达的 GPU 生态高度契合。
问题在于:在 Hugging Face、Mistral、DeepSeek、Stability AI 等玩家激烈竞争的背景下,Reflection AI 能否真正脱颖而出?
Meta 旗下 Instagram 正在探索开发电视端应用,以进一步扩大视频内容的触达范围,直接与 YouTube 展开竞争。
该应用预计将以 Reels 为核心内容,帮助 Meta 打通客厅娱乐场景。
点评:
Meta 试图将 Reels 等短视频内容搬上大屏,挑战 YouTube 在家庭娱乐和长视频领域的地位。数据显示,全球用户平均每天观看视频超过 3 小时,其中电视大屏占比持续上升。
然而,这一领域竞争极其激烈——TikTok 已推出 TV 版本,Netflix 等流媒体巨头也在蚕食用户时长。Meta 若想突围,必须提供更强的交互体验与内容创新,而不仅仅是“把手机视频搬上电视”。
亚马逊正式发布 Quick Suite AI 工具,面向企业用户提供聊天机器人和AI代理服务,支持销售数据分析、报告生成等功能。
该工具月费为 20 美元,并与 Salesforce 的 Slack 等应用实现深度集成。
点评:
Quick Suite 并未全面对标 Microsoft 365 Copilot,而是聚焦销售与客户运营等垂直场景。
其“代理式”设计能像虚拟同事一样协作:用户用自然语言提问,系统即可连接企业数据库并生成洞察报告或自动执行任务。
这一特性有助于中小企业快速部署AI协作流程,同时强化AWS生态黏性。
然而,在AI工具泛滥的时代,企业是否愿意为另一款“智能助手”买单?这是亚马逊仍需验证的问题。
从开源AI竞赛到视频平台再到企业级办公,AI的浪潮正持续扩张。
无论是英伟达押注开源生态,还是Meta争夺视频时长,抑或亚马逊推动办公自动化,都显示出AI正逐步渗透科技产业的每一个角落。
想了解72小时内AI圈的更多大事,请阅读:
2025年10月9日 · 24小时AI动态:诺贝尔奖颁给谷歌量子团队,微软削弱对OpenAI依赖,阿里云牵手NBA中国
2025年10月8日 · 24小时AI动态:xAI 融资 200 亿美元,软银与甲骨文推出日本AI云,谷歌投资印度数据中心
更多前沿AI动态、商业洞察与科技趋势,请访问:
https://iaiseek.com/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