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业正在从“算法竞争”转向“能源与硬件竞赛”。从OpenAI自研芯片到三星高带宽存储崛起,再到ABB与英伟达共建下一代AI电力架构,本周的AI产业链正在上演从芯片到能源的全面重塑。以下是IAISeek团队精选的三大焦点事件。
OpenAI宣布与博通(Broadcom)达成合作,生产其首批自研人工智能处理器。OpenAI将通过多轮融资筹资,由博通自2026年下半年开始开发与部署。此次项目规模高达10吉瓦(GW),相当于超过800万美国家庭的用电量。消息发布后,博通股价上涨约10%。
点评:
这是OpenAI首次自研AI芯片,标志着其开始掌控核心算力命脉。长期依赖NVIDIA GPU的局面终于迎来转折点。通过自研芯片,OpenAI不仅能优化性能与能效,更能根据自身模型需求实现深度定制,从而降低训练成本。
10吉瓦的算力规模足以支撑上百个GPT-5级别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这意味着AI能源消耗进入“电厂级时代”。
博通的股价上涨也体现了市场对这一合作的信心。随着OpenAI的加入,博通将在AI供应链中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而NVIDIA的垄断地位正面临新的挑战。
三星电子公布第三季度营业利润达85亿美元,创2022年以来最高纪录,同比增长约9%。这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引发的全球芯片热潮。三星在高带宽内存(HBM)芯片上取得突破,已获得AMD订单,其HBM3E芯片正等待NVIDIA批准。
点评:
全球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成功走出半导体周期低谷,迎来AI驱动的“超级周期”。
HBM3E的12层堆栈设计若获NVIDIA资格认证,将成为GB300 GPU的关键组件,这不仅是三星技术积累的胜利,也可能改写与SK海力士、美光的市场竞争格局。
然而,三星能否顺利拿下NVIDIA大单,仍有不确定性。但毫无疑问,AI存储领域的竞争正进入加速阶段。
全球电气巨头ABB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适用于AI数据中心的800VDC直流供电系统。该架构可支持1兆瓦级服务器机柜,能在更高效、更低能耗的条件下传输电力。
点评:
英伟达计划采用的800V直流(DC)供电系统,将成为数据中心能源架构的革命性升级。相比传统48V或400V方案,800VDC能显著降低能量损耗与发热量。
ABB在高压直流(HVDC)与工业电气系统方面的技术积累,使其成为理想合作伙伴。
一旦该方案普及,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电源模块、冷却系统乃至建筑标准都将被迫升级,这将引发一场新的“AI能源革命”。
从台达电到施耐德、西门子,整个能源产业链都将被卷入AI浪潮的重构之中。
从OpenAI自研芯片到英伟达的电力革命,AI不再只是算力的较量,而是能源、硬件与生态的全面博弈。未来的竞争,将是“谁能驱动更大的算力、谁能更高效地供电”的战争。
更多前沿AI动态、商业洞察与科技趋势,欢迎持续关注:
👉 https://iaiseek.com/zh
上周AI热点回顾:
2025年10月10日·24小时AI动态:OpenAI起诉科技巨头、苹果瞄准家庭安全、小米登顶中国手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