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24小时AI动态:腾讯Q3财报稳健增长、亚马逊与微软支持限制芯片出口、特斯拉测试CarPlay功能

摘要:
今天的AI与科技动态聚焦于三大方向:腾讯Q3财报表现亮眼但AI布局偏弱,美国科技巨头与英伟达在半导体出口政策上立场对立,而特斯拉则在用户呼声下罕见妥协,开始内部测试CarPlay功能。
无论是监管、竞争还是产品路线,各大巨头正在做出深刻的战略调整。


腾讯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与净利稳健增长,AI布局仍相对滞后

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收入同比增长15%至人民币1,929亿元;净利润631.3亿元,同比增长19%。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用户14.14亿,同比增长2%。QQ移动端月活下降至5.17亿,同比减少8%。
三季度本土市场游戏收入428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208亿元,占比超过32.7%。广告业务在AI技术推动下收入同比增长21%,达人民币362亿元。

点评:
腾讯的盈利能力依然稳健,是一份对投资者友好的财报。但QQ移动端月活下降至5.17亿,意味着其在年轻用户以外的吸引力持续减弱。
国际游戏收入占比超30%,显示全球化布局开始见到成效。
不过在大模型方面,腾讯仍明显落后于百度(文心)、阿里巴巴(通义)、字节跳动(豆包)、以及业内声量极大的DeepSeek。
腾讯的AI布局目前仍集中在“广告 + AI”的有限场景,缺乏标志性的大模型产品。
面对AI短板,腾讯会效仿Meta走上“买买买”的路线吗?


亚马逊、微软支持《增益人工智能法案》,限制先进芯片对华出口;英伟达强烈反对

亚马逊与微软公开支持《增益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旨在限制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在满足美国国内需求之前向中国出口高端半导体。
英伟达则反对该法案,认为这将导致市场扭曲并损害其长期业务。

点评:
作为全球云计算与AI基础设施巨头,亚马逊与微软的核心优势在于模型训练平台、软件生态与全球数据中心布局。他们大力投入自研AI芯片,支持该法案有助于巩固美国在AI算力层面的领先地位,并可能扩大其自研芯片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收入曾占其数据中心业务的20%-25%。出口限制不仅会削弱其增长动力,还可能为竞争对手创造“灰色空间”的机会。
该法案可能加剧全球AI产业链的分化,而对英伟达而言,风险不仅是销量损失,更是其在生态主导权上的削弱。


特斯拉内部测试CarPlay,可能迎来史诗级体验转向

多方消息称,特斯拉正在为旗下车辆开发对苹果CarPlay的支持功能,目前已进入内部测试阶段。这是特斯拉车主呼声最高的功能之一。
长期以来,马斯克一直拒绝采纳这一广受欢迎的车载系统,并多次批评苹果的App Store政策。但此次动作显示特斯拉态度出现显著转变。

点评:
特斯拉测试CarPlay既是一次策略调整,也是一种对用户体验的妥协。特斯拉始终希望掌控车机系统、数据入口与应用分发,而不是把主导权交给苹果。
然而随着竞争对手普遍支持CarPlay,特斯拉在用户体验上逐渐落后,消费者压力不断上升。
CarPlay 在全球数亿 iPhone 用户中渗透率极高,尤其在北美与欧洲市场,已经成为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支持CarPlay可能成为特斯拉提升销量、改善用户体验的重要策略。


更多前沿AI动态、科技趋势与产业洞察,欢迎访问:
https://iaiseek.com/zh

想了解过去72小时更多重要AI事件?请阅读:
2025年11月13日·24小时AI动态:百度文心5.0发布、Anthropic投入500亿美元、英伟达刷新训练纪录、Excel进入AI Agent时代

2025年11月12日·24小时AI动态:阿里Qwen助力双11、AMD切入车载AI视觉、百度自动驾驶驶向阿布扎比

作者: HotAI创作时间: 2025-11-14 05:45:17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