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24 小时,全球科技格局再次出现关键拐点:巴菲特罕见加仓 Alphabet、英特尔正式承认错失 AI 战略窗口、Meta 发布 WorldGen 展示 3D 世界生成能力。这些事件共同描绘出 2025 年 AI 产业链的三条关键主线:价值投资回归、供应链重构、生成式虚拟世界加速。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三季度买入 43 亿美元 Alphabet,使其成为集团第十大重仓股。这是伯克希尔继苹果后再度重仓科技巨头。
点评:
巴菲特罕见增持科技股,本身就是强烈信号。Alphabet 拥有广告、AI 搜索、Google Cloud 三大确定性收入来源,同时市盈率不足微软、英伟达的一半,依然具备“价值投资者敢买的科技安全边际”。
与微软、英伟达相比,Alphabet 的估值与 AI 声量之间存在罕见的“价值错配”,而现金流与护城河仍在持续扩大。
这不仅是伯克希尔的资产配置,也是对 Alphabet 在 AI 时代生存力的投票。
英特尔 CEO 陈立武(Pat Gelsinger)首次公开承认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落后,并宣称未来战略将聚焦成为“全球 AI 供应链的核心”。
点评:
英特尔长期坚持 CPU + 软件优化路线,忽视 GPU、NPU、专用加速器对并行计算的革命性推动。当英伟达用 CUDA 锁定开发者时,英特尔还在宣传 Xeon 能跑大模型。
更关键的是,Intel 7 / Intel 4 工艺落后台积电至少两代,使得 AI 芯片、云厂商(微软、AWS、谷歌)纷纷选择自研或转投 AMD / NVIDIA。
在 AI 时代,供应链话语权已由“PC → 数据中心 → AI超算”转移,若无法缩小制程差距,英特尔很难重新夺回战略位置。
Meta 发布 WorldGen,可通过一句文本指令在几分钟内生成一个可探索、可交互并具备物理效果的完整 3D 世界。
点评:
WorldGen 标志着 Meta 在生成式 3D、虚拟场景构建领域的正式亮牌。
与图像生成不同,3D 世界的生成是未来智能体训练、AR/VR 内容生产、游戏开发乃至下一代 Metaverse 的基础设施。
扎克伯格似乎已从“VR社交元宇宙”转向“AI生成虚拟世界”,从人工建模时代跨入“意图建模时代”。
虽然生成质量距 Unreal Engine 等引擎仍有距离,但 WorldGen 很可能是“虚拟世界全自动生成流水线”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