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 24小时AI动态:美国或放松H200对华出口、特斯拉建全球最大充电站、阿里利润被AI投入压住

过去24小时,全球科技格局在贸易政策、能源体系和AI商业化三个方向同时出现关键变化:美国可能释放H200出口信号、特斯拉展示下一代能源—交通一体化能力、阿里巴巴业绩呈现“AI重塑盈利结构”的初步趋势。以下是完整高密度解读。


1. 特朗普政府考虑批准向中国出口英伟达 H200,或成三年来最大松动

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是否允许英伟达 H200 向中国出口,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尚无最终决定。

点评:
H200 属于 Hopper 架构的高端版本,性能虽不及被严格限制的 H100/H200 全系顶配,但依然拥有强劲的训练与推理能力。
如果最终获批,这将成为三年来美国对华先进芯片管控体系的一次关键松动,为全球 AI 供应链带来连锁反应。

但风险极高:国会压力、盟友分歧、政策试探性释放,都可能让措施在最后一刻反转。这更像是一场试探性的政策边界测试,而一旦松动开始,产业链影响将是结构性的。

未来十年数字主权之争,核心就在于:谁能在不依赖对手的前提下构建完整 AI 产业链?答案究竟会在中国还是美国?


2. 特斯拉建成全球最大超级充电站,展示“能源-交通-电网”垂直整合能力

特斯拉在加州 Lost Hills 启用全球最大的超级充电站,拥有 164 个充电桩,由 11 兆瓦太阳能板与 10 个 Megapack 电池供电。

点评:
这不是充电站,而是一个可规模化复制的零碳微电网原型,是“能源–交通–电网”三位一体垂直整合战略的现实呈现。
特斯拉正在将超级充电站从成本中心转化为能源资产,形成业内难以复制的端到端体系:从能源生产、存储到消耗全链路自控。

这一模式为全球能源系统提供了新的范式:去中心化、可扩展、可调度、低成本。
特斯拉也正在从“电动车公司”跃迁为下一代分布式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


3. 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二季度:云业务飙升,利润却被AI投资压住

阿里巴巴公布第二财季业绩,收入约24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云业务增长34%;但经营利润为53.65亿,同比下降85%。

点评:
阿里巴巴本季度呈现典型的“结构性分化”:收入复苏、云业务强劲,但利润被巨额 AI 投资显著拉低。
阿里正处于战略性投入周期:
— 自建万卡级 GPU 集群
— Qwen-3、QVQ、通义万相2.0 等模型持续迭代
— 对中小企业开放免费AI工具换生态
这些都需要巨额资本、人力、数据与算力投入。

与此同时,即时零售与大消费业务从“烧钱换用户”过渡到健康增长阶段,结构更加稳健。

阿里正在完成从传统电商集团向“AI驱动的云 + 消费双引擎公司”转型。短期利润承压,但长期增长曲线正被 AI 重塑。

一个由 AI 完整驱动的新阿里巴巴,还需要多久会真正到来?


过去72小时最重要的AI事件

以下两篇你可能错过的重要深度简报:


结语

无论是美国可能松绑H200出口、特斯拉构建新型能源网络,还是阿里通过AI重塑业务结构,这些事件共同揭示:全球科技正在进入一个由算力、能源与智能基础设施共同驱动的新时代。竞争不再是单点技术之争,而是全栈体系能力的比拼。

作者: NewAI创作时间: 2025-11-26 05:41:50
阅读更多